您的位置: 首页 >青春风采>详细内容

青春风采

冬,冻冻,咚咚咚!

来源:本站 发布时间:2024-12-21 08:00:00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冬至| 冬,冻冻,咚咚咚!

 

冬至是“二十四节气”之第22个节气,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。冬至这天,太阳虽低、白昼虽短,但是在气象上,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,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。

 

2b9e9bedd26a9099de890ec218e38b1 

 

气候特点

3 

一候蚯蚓结

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,在地气趋于寒冷之时,蚯蚓的身体是向下的。进入冬至时节,阳气微生,蚯蚓的头开始转而向上,所以这个时候,蚯蚓身体的形状像是打了结的绳子一样。

二候麋角解

麋鹿属于阴生动物,其角朝后生长,因此被视为阴性。冬至时,阳气开始生长,麋鹿感受到阴气的减退,因此其角开始脱落。

三候水泉动

“水泉动”指的是在冬至节气之后,由于阳气的初生,地表虽然仍然寒冷,但深井中的水开始有气冒出来。这意味着阳气开始回升,大地即将复苏,山中的泉水因阳气回升而开始流动。

 

传统习俗

吃饺子

饺子1 

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,每年冬至日,有吃饺子的习俗,因为饺子有“消寒”之意。民间传说认为饺子乃东汉医圣张仲景所创,当时饺子是药用,张仲景将羊肉及一些祛寒的药材切碎,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状,称为“娇耳”,煮成“祛寒娇耳汤”分给百姓食用,治好了百姓耳朵上的冻疮。后人学着“娇耳”的样子制作食物,叫做“饺子”或“扁食”。民谚有: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的说法。

吃汤圆

汤圆 

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,在江南尤为盛行。“汤圆”是冬至必备的食物,“圆”意味着“团圆”、“圆满”,冬至吃的汤圆又叫“冬至圆”,民间有“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”。

 

fc1fbf36b35f7819478108250a4e221 

冬至大如年,人间小团圆。这一天是北半球一年之中夜晚最长的一天,冬至之后又是一年迟春,寒冷的冬天不会太久。愿你在这个长夜,融化掉一年所有的不快乐。

 

图片:来源网络

文字:刘金帅 刘九洲

初审:刘 鑫

监审:贺佳乐

终审:邵 彤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